果子林的猫窝

Just another WordPress.com site

小题,大作:小学教材可以这样解读田忌赛马吗?

with 4 comments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教了十几年,解读方式从未变化过,对于孙膑更改赛马出场的顺序以求获胜的行为,唯有赞声一片。对此,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采用这种解读方式我实感诧异。

该以怎样的价值观引导孩子?我认为对于小学生,除了教授知识以外,对于道德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既不该避讳让孩子知道错误的处事方式,但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是高于标准的道德规范,并且明确告知,那才是人所应该追求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反复对比,孩子才能知道什么才是社会认可的道德,它的底线又在哪里。

而在该篇课文中,对孙膑这中结果论者,非但没有客观的评价,反而大加赞扬其所谓的“聪明才智”,殊不知,孙膑这种为达目的,而不惜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一旦被孩子接受,之后的影响是很难消除的。他们会就此认可这种利用规则漏洞,来获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并且非但没有羞愧之感,反而更沾沾自喜。

这种行为一旦被多数社会成员接受,必定会导致诚信的缺失。三鹿奶粉事件不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吗?三鹿便是利用了乳制品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漏洞,而向源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测定分数。在曝光前高层们肯定也为自己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法沾沾自喜,酿成结果是悲惨的,无辜的婴孩们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些人所犯下的错而埋单。

除了三鹿,这一精神还体现在08年的北京奥运,举国体制葬送了大批运动员的前途,只求追金的政策又曲解了奥林匹克的含义,尽管我们有世界第一的金牌数,可是总奖牌数却与之不成比例,一个本是促进全民健身的运动盛会,最终还是成了国家的作秀。

这么做难道是正确的吗?规则并不是用来破坏的,中国想要解决诚信危机,必须先要从根上剔除“田忌赛马”的思想。我们可以为了赢得胜利教会孩子如何去更改赛马的出场顺序,但是更要告诫孩子,破坏游戏规则是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可的。

孩子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将大人的思想、行为放大后加以表现,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谨言慎行,当你要在一张白纸上落笔前,恳请再三思量。


StylePost 0.4

19 / 14°C

Written by alzzl

2009/04/12 在 16:55

发表在 新闻与政治

Tagged with

4条回应

Subscribe to comments with RSS.

  1. 我小时候就很喜欢《田》,这是学校课本上为数不多的,确实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它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我觉得放在哪儿都有得用,就是:在一定的规则下,尽可能的利用规则,而不违反规则,来达到目的。小孙同学干得确实很漂亮,以己之长克彼之短,在全面落后的情况下反败,所谓的破坏规则在哪里?这也算违反道德的话什么是不违反的?这样说来下棋时以对方将帅要挟抽对方的车大概也是不道德的,踢球时假装要分球引开对方球员突然自己往中间带大概也是不道德的。三鹿奶粉完全是两码事,不具一点点可比性。三聚氰胺是不应加在食物中的,这是规则,他们违反了,撇开道德不谈,这是不对的。

    踉跄

    2009/04/15 at 15:22

  2. 我以为,破坏规则定义是:一切违反规则制定目的的行为。赛马的目的在于,评判双方所拥有的马匹的实力。孙子的目的:射千金。奶制品氮含量检测的目的在于,检测被测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三鹿的目的:高“蛋白”。奥运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政府的目的:拿金牌。这些事件主体无不例外为达到自己目的,而违背了规则制定的目的。如果田忌赛马没有破坏游戏规则的话,那么比赛中袭击对方马匹算不算破坏游戏规则?赛后不履行承诺算不算破坏游戏规则?规则不可能全面到包含任何状况(三聚氰胺也是事后才新增的标准,之前有出口宠物食品三聚氰胺超标导致猫狗死亡的事件,但直到涉及人命后才被补充到检测标准中)。夜神月利用DN的规则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为什么L死后作者要继续制作第二部,将月绳之以法?我想不全是为了骗钱吧。规则有时是错漏百出的,我们不得不用道德来约束自己。

    果子林

    2009/04/18 at 04:10

  3. 大侠,您觉悟真高。。。规则是双方规定达成共识的,这不是谁认为的问题。。。当然,您要自我提高要求,自我约束,这是您觉悟高,您 也可以自我高兴。。。但您不能要求别人也有一样的,如果别人按了规定赢了你了,但没达到您 的道德要求,您 就骂他卑鄙。。。这个您 就牛B了。。。

    踉跄

    2009/04/20 at 15:59

  4. 日,实用主义至上,谁先打破规则谁就获得超额利益,作弊的话,事先想好退路即可。

    志伟

    2009/05/09 at 12:47


留下评论